知--能课堂理论连载之十
2016-05-20 21:52:12
  • 0
  • 0
  • 0
  • 0

郭海江

第十章 知——能课堂的发展趋势

随着传媒技术数字化程度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进程的加速,课堂数字化越来越成为可能。知—能课堂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课程资源共享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讲解过程数字化、模块化;(二)是图书、资料数字化。二是课堂学习的远程化。三是高中、大学学生分散化。四是更注重学生成长的个性化。五是学制的弹性化。

未来的知——能课堂,会是充分利用优质教师资源和互联网的课堂。由教育部牵头,开发如“教师在线”这样的网络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遴选一批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领域的优质教师进行课堂录课,每门课至少由2-3名教师来主讲,以每个章节为单元,并将录课结果放到这个平台上,供全国的学生使用,同时对学生的点击率进行统计,备年终考核用,点击率最低的教师予以淘汰。二是每2-3年进行一次新教师补充。三是将每个学校的学科教师转化为教学助手,对本校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并批改学生的作业。

一些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在线授课、辅导。这种授课方式,不仅让一些优质师资资源充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也打破了校际师资资源的壁垒,甚至是县际、市际、省际的地缘障碍,让学生能够享有更多自主选择满意教师的权利,同时也有更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为解决 “教师”这个在教育均衡发展中起最关键作用的难题,无疑起到了借鉴的作用,达到了优质资源共享。

四是转变课堂理念,培养、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这些优质资源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利用个性化的手机平台接受帮助。

忧心寄语:经过十多年的思考课堂验证,终于把自己创立的《知——能课堂理论》最后一章完成了,这应该感谢一些在线教师的创新,给了我灵感,谢谢!

尽管这一理论还需要一些实践性课程来实践、验证,但是,由于工作原因,可能会留下一点缺憾,但是整个理论体系已经完成,欢迎同仁进行实践,并多提宝贵意见!

我把我写的这些东西发到网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思考的成果,能由大家共享,如果能给您的教学带来一些帮助或启示,我将感到无限欣慰!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