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祸临头别焦虑,爱心就是提款机?
2018-04-10 15:27:19
  • 0
  • 0
  • 4
  • 0

     郭海江

最近几天,在微信群、朋友圈里看到几起在**筹平台求助捐款的案例:有的说,自己只有1万元,把募捐目标定在20万;有的把募捐目标直接定在50万……给人的印象,好像社会爱心就是提款机,想提多少提多少!

从这些募捐案例可以看出,中国老百姓严重缺乏风险(疾病、意外)意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风险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跟自己没有关系,医院都是为别人开的,自己只是看客。所以也就很少进行风险预防的投资,哪怕是很少的一点钱。宁可把大把的钱花在吃喝玩乐上,甚至是赌博方面,也不愿意在风险防范方面投一点钱,尽管在风险方面一点投资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旦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总是埋怨上天不公、自己运气或风水不好等,找各种理由替自己解脱。殊不知,在阎王爷面前,命命平等!同样,在风险面前,人人发生风险的机会也均等。大祸临头了,先花光自己的存款,然后向亲朋好友借钱,最后向社会求助。一人出事,亲朋好友也跟着受拖累。借给你吧,你还钱遥遥无期;不借给你吧,又伤害亲情,毕竟谁家也没有闲钱等你来借啊。有的甚至一发生灾难,就直接向社会求助,还有的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情,更是做出了没有底线的行为,如祼奔者有之、卖自己者有之、卖儿卖女卖媳妇者有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下面从大众心理方面进行浅层次探讨。

一、心理类型

(一)侥幸心理

      人们在看到别人生大病了、出事故了,往往是谈论的兴奋心态比同情、怜悯的心态要重。总认为,上天对自己是分外保佑的,同样的事,是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以,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对风险视而不见。

(二)赌徒心理

     自己也明白,现在的环境(土壤、水、空气等)、饮食条件等各方面都面临巨大问题,也知道每个人面临生大病的机率在70%以上,但是却不愿意直接面对这种生存风险,更不愿意谈论这种风险,也就谈不上思考预防的措施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有一套自己“抵制”风险的理论:天塌了,有个高的人顶着;天塌了,砸大家;有病就死,没病就活……家庭责任在哪儿?忘了!

(三)零成本心理

     平时,不在自己及家人身上进行一分钱风险投资。一旦大祸临头了,就向社会求助,总想着社会上不乏爱心人士,总能募到钱,这样,就把自己的风险成本心安理得的摊到了社会爱心上面,这比借钱还划算,因为借钱,就是欠帐,事后必须要还;而募捐来的钱,只管花,却不用还钱。

(四)赢利心理

      抱有这种心态的人也不乏其人,前年炒得沸沸扬扬的南方某省的一对夫妇,自己家有两套房,自己的孩子得了重症,自己不愿意掏一分钱,却利用自己的职业便利,在网上装可怜,结果募得600多万的巨款。东窗事发后,到现在也没有给社会爱心一份交待。也有的募捐者,自己只花了几万块钱,却要在社会上募捐几十万。

二、后果

     这种行为,长期在社会上泛滥,其实就是在廉价消费社会同情心,一旦造成社会同情心的疲惫、甚至麻木的不良后果,就将导致真正需要社会帮助的人却得不到帮助的严重局面。

三、措施

      要避免这种恶果出现,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必须做到:雨未到,先备伞;要求救,先自救!

那么,如何自救呢?

      一是平时在银行准备够足额的存款,以备不时之需,当然这笔钱只能专款专用,不得随便挪用,因为谁也不知道风险啥时间会到,所以这笔钱只能随时准备着。这样的钱,2、3万,可能还有人能做到,要是让准备10万及以上,估计除了千万富翁之外,就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了。

      二是为自己及家人存一定份额的保险。这条路的难度就小多了,按目前的国民收入水平,估计80%以上的家庭都能做到。毕竟保100万,要比挣100万容易多了,比攒够100万就更容易了。以20-30岁的人为例,保额为10万的重大疾病保险,每年的缴费额也就是2-3000块钱就够了。前面我说过,风险面前,人人机会均等!在这个世界上,最不会嫌贫爱富的,就算是风险了。它不会因为你有钱,就找你;同时,它也不会因为你没钱,就不找你!恰恰相反,越没钱,出风险的机率反而越高,要不,为啥民间专门总结了一句俗话来说这类事呢:黄鼠狼专咬病鸡。所以,越是挣钱少,越应该存点保险。千万不要说,我没钱,所以我不买保险。反过来问一句话,谁有钱生病啊?难道医院里躺着的人,都是有钱人吗?

       三是建议各种募捐平台,在被募捐对象求助时,一定要审核其募捐资格,那就是看其在平时备有自救措施没有。比如,你有10万保额的保险,就可以募集50万的款额,如果没有保险,就不能到募捐平台上募捐。原因很简单,既然你平时就不采取自救措施,大祸临头了,凭啥让社会爱心救你,为你的风险买单!当然了,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例外。

      之所以设定这个门槛,就是为了唤醒社会大众的风险意识,最大限度降低社会爱心的成本和负担,保护社会爱心之树常青。万一哪天社会爱心疲惫,甚至是麻木了,最起码能够第一时间先自救。而不是引导民众往淡化责任心的方向堕落。

最后,笔者以最真诚的心向上天祈祷:天下无祸!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