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中国梦,正确的“三观”岂能缺席!
2018-06-12 09:42:02
  • 0
  • 0
  • 2
  • 0

当下,中国人民正在习总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追逐中国梦,但是,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畸形现象,正严重干扰着筑梦人的加速行程!

6月4日,大河报 发表的一篇《一封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引热议》的新闻报道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履行班主任的责任而被家长责难。不少人进行跟帖或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实类似的事件并非教育界所独有,如警察做好事反被讹诈、医生因履职而引发的伤医事件……法律体系尽管越来越完善,但是社会问题却越来越多,如广为诟病的未成年人欺凌事件等,已经严重到了系统性的程度。

为什么这些系统性事件会高发?其实,一句话就可以道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人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出了问题!

正是由于“三观”出了问题,导致人们对荣誉观、利益观、是非观的评价标准出现了混沌认识,尤其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心灵的窗户被贴上了钞票,一切皆为逐利而生。大家不妨看一下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这些屡屡颠覆人们道德底线、甚至戏谑法律尊严的系统性行为:网红现象、“约炮”现象、碰瓷现象、老年人讹诈现象、漫天要价的钉子户现象、侵犯公民合法利益的暴力拆迁现象(不包括依法强制拆迁现象)、传销现象、环境污染治理不力现象、执法犯法和徇私枉法现象、行贿受贿和索贿现象、各领域的造假现象、地沟油等有毒食品现象、一些政府人员有利乱作为而无利不作为现象、买官卖官及贪污现象、教师违背职业道德的补课现象、医生吃回扣现象、医药生产企业“降价死”现象、影视领域的潜规则现象及“神剧”和“小鲜肉”(只看外形而不看演技)现象,最为严重的是,法学专家在立法时,考虑的不是最大限度实现社会公正、公平,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稳定,而是维护所谓的西方式人权,制定的法律不是在打击敌人,而是伤害守法者的利益,导致违法犯罪者有理,受害者有罪,由此也导致更多“三观”不正者为所欲为……

社会的“三观”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堕落?其罪魁祸首则是教育中政治思想教育的弱化甚至缺失!在这一点上,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难辞其咎!

针对这一点,早在2003年,笔者就曾经针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撰文其对社会的危害,但是,遗憾的是并没有引起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才造成今天这种恶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是要毁一棵树,则是一瞬间的事。毁一代人,教育只须不作为就行了!在被判刑的官员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忽略了“三观”修养,其实,没有说到根子上,当官后才进行“三观”修养已经晚了,在学校教育阶段,“三观”教育的缺失,才是根本!没有成长前的基础,只在要当官了,才想起正“三观”,那只能是无根之木,无基的大厦,不倾覆才不正常!

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本文:三观正,虽无法,人走正道;三观不正,虽有法,人乐为盗!

附:

教育改革,应立足于本民族特点

——论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目前对于我国教育应向何处去的文章已屡见不鲜,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中国教育改革开出不少“良方”,但通过对这些“良方”的认真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以美国教育为参照物,把中国教育称为“应试教育”,没有以人为本,只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工具,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扼杀了学生创造的天性,教育缺乏人性化,中国教育是落后的教育;而美国教育则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教育,注重人性化教育,因此言必称“美国教育如何”。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必须动大手术,用美国教育来彻底改造中国教育,甚至完全把美国教育照搬到中国来取代中国传统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只能说这些人忽略了教育与民族特点、历史渊源的关系,没有对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教育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其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为适应民族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与中华民族紧密融合的过程,其教育理念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国教育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中华民族通过扬弃也在不断完善中国教育。而美国的历史,不过二三百年,并且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文明具有多国文明混合的特点,且相互影响,与其文明紧密相关的教育,也明显带有这种多成份互相妥协柔合的痕迹,其教育模式只能适用于美国。即使在美国控制下的韩国、日本、德国也依然走的是本国的教育之路,而没有照搬美国的教育模式。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是为其统治阶级服务的,美国教育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则。在这一前提下,教育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也同样是为这一规则服务的。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教育改革只会有害于教育事业,有害于受教育者。

一、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德育与美育教育中存在去中国化的倾向。在信息化时代,德育和美育只由学校一方单方面来完成越来越显的力不从心,而全社会共同合作却越来越趋于重要,因此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至关重要,尤其是大众传媒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所负的责任更是重中之重。“德、智、体、美、劳”的培养目标,应该赋予其与时俱进,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新的内容,“美”在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使其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的“美”才可能去塑造人,“德”被世人称为立国之本。可是德育的内容如果还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上,就很可能不被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接受,但是笔者建议完善美育和德育的内容,并不是用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从外国泊来的一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洋垃圾来“装扮”我国的美育和德育。在这方面,我国一些大众传媒尤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提倡“百花齐放”,但绝不允许罂粟花夹杂其中,提倡“百家争鸣”,但决不能放任一些奢侈、腐化、堕落的杂音扰乱我们的视听,尤其是对尚缺乏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能力的青少年。 “青年人的思想阵地,我们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会去占领”伟人的声音尚未绝于耳,我们不能不警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先进的无产阶级文化去武装青少年的思想头脑,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不妨大家回头看一下,昔日纯净的校园,恋爱之风简直到了泛滥的地步,从大学校园到中学校园甚至小学无不充斥着“爱”的身影,也许有人会用“人性化”来美化这种现象,那么试问究竟什么是“人性化”,恐怕没有哪个专家学者能够说的清,有人甚至用“人性化”把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等同与社会化的人,这只能说明这些人不了解学生这一肩负特殊使命的群体。国家每年投入那么多教育经费,培养的是未来能肩负起祖国建设任务的接班人。而造成学校出现这种现象,谁又能说与大众传媒没有关系?现在文学作品若没有“性”的色彩,就不能被称为文学,电视剧没有“性”好像就不足以体现生活,难道生活就简单地等同于“性”吗?越是奢侈、堕落、腐化的东西越容易被人接受、追求,因为这些都体现了人的原始本性,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么多贪官被处决、判刑,殉此道者却无法根绝的根本原因。“爱国主义”的概念在一些青年人心目中已经淡化,从80年代改革开放到上个世纪末,通过公派、自费等形式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的学生多达27万人,但学成回国的只有9万余人。因此我们必须唱响“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及“爱国主义”的主旋律,防腐拒变,赋予其既立足于中国实际,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

第二、对我国传统教育认识的偏差。目前,只因为我国传统教育具有考试阶段,一些人就把我国传统教育简单的纯化为“应试教育”,并将其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进行批判,而忽略了其教书育人的基本特征,并将人为因素造成的弊端,简单的归结为教育自身。人们痛斥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以下三点:1.我国传统教育成了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弊端,首先与我们人为把中等教育划分为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职业高中)造成的,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即职业技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但是教育被硬性分离的结果,致使两种教育培养的人才都有“残疾”: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充分发展,但在职业技术方面则是盲区,毕业后无法就业,回家后一切还须从头学起;而职业高中毕业生,则是德、体、美、劳得到发展,智育方面则不到位,学生发展后劲不足,无法满足现代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需求,在社会上无法立足。中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成了“无用”人才,造成“考不上大学就等于浪费钱财”的社会认识,人们于是把考大学作为上学的唯一目标。其次教育主管部门把升学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的指标,学校又把这一指标作为教师进职评奖的依据造成了人为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教师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向学生灌输“以升学论成败”的错误思想,并进行狂轰烂炸般的大考、小考,把学生挤进了考试的死胡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招生比例,全国平均为6%,个别省份1%,而现在招生比例已上升到1/3—1/2,上海、北京等地已接近70%,但现在竞争却更加激烈了,不正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造成的吗?美国学生升学也要考试,可却没有出现我国的这种现象,不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吗?2.应试教育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造成一部分学生厌学,影响了学生个性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是一些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不顾学生是否需要,向学生乱发学习辅导资料造成的,当然这里面不乏有“利益”的影子在起作用;二是一些教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就不惜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当然也有的根本就不懂这些规律,搞题海战术,以此提高学生的成绩造成的。3.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并设置了与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尽管这一体系还需完善),如果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不进行主、副科划分(一些被认为是副科的课程根本就不开课),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就可以实现培养目标,并基本可达到学生知识积累和素质建构的目标。

美国是被认为“素质教育”搞的最有特色的国家,而我国是“应试教育”搞得时间最长的国家,可谓是历史悠久,在我国学校里成绩很一般的学生到了美国学校后,在同年级中,成绩却成了最好的。另外,每届中学生数学、化学等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只要有中国参加,拿最好成绩的几乎全是中国选手。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应试教育”使学生的基础知识系统化,基础牢固,而美国式的“素质教育”则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系统化,致使基础不够牢固。美国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许多州和学校已正式颁布和采取新的措施,如弗吉尼亚洲,从1998年开始在全州的K-12年级中实施新的质量标准,重点明确数学、科学、英语、历史与社会科学四门核心课程的新标准,并在3、5、8年级及高中实行全州统一考试制度。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把全美2000年教育的目标确立为8个方面,其中第4条要求全美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成绩应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我们盲目照搬美国模式的时候,美国人却正在向中国学习。我国教育从古代就提倡“因材施教”,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全面落实,这只能是外部原因造成的,并非教育自身的问题。如果人的问题得不得合理解决,即使实现了全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考试竞争也不会降温,因为到那时还有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之争。一个人的素质应基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素质,二是能力素质,三是德育素质。知识素质教育也就是“智育”;能力素质教育也就是“体、劳(职业技术)”教育;德育素质教育也就是“美、德”教育。只有具备了这三种素质,才能称健全的人才。而美国式的“素质教育”,片面追求能力素质,忽略了知识素质和德育素质的培养,是用培养“天才”的方法,来教育普通学生。很显然,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是根本行不通的。这就是为什么“素质教育”被教育专家叫好却不被老师、学生、家长接受的重要原因。我们再想一想,我们推广素质教育这么多年,为什么不见效果呢?很显然,因为我们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当然,采取措施再多,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三、一些人存在盲目推崇美国教育作用的现象。美国教育对美国经济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一些人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只看到美国的教育对其经济发展所作贡献的表面现象,因此而盲目推崇、赞赏。只能说是对美国经济发展过程的不了解或不甚了解。美国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成了世界一部分国家科技人才的避难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我国流向美国的科技人才就不止五千人,如众所周知的钱学森等,其他国家如从德国流亡美国的爱因斯坦等人,这些人对美国科学技术发展所做的贡献恐怕不亚于美国人,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都没有烧到美国本土,美国经济发展不但没有受到破坏,反而使其大发战争财,这是世人所公认的。但是人们只看到其倒卖军火所发的财,却对美国得到的世界各国的人才没有应有的关注,其实与其所得人才的价值相比,这只能算是九牛一毛。这些都为其经济发展的高起点奠定了人才基础(其对外国战争掠夺的还不算在内)。战后,由于美国成了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之后,更加剧了世界各地科技人才向美国的汇集。

据联合国一项统计,1960—1990年,发展中国家就有100多万人(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流向发达国家,其中美国首当其冲,美国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他们。1985年,工程院校里35岁以下助教,有一半以上是外国人,美国国家研究部门认为,1971年—1972年,每个发展中国家因一个专业化移民而损失20000美元的投资,其损失总额高达6.46亿美元,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每年向美国提供了6.46亿美元的教育经费,现在的数额更是远远不止这些。就我们国家来说,每年进行的英语“托福” 考试,更被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收割器”。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国培养的人才来推动的,而并非美国教育所做的贡献。从这一点来看美国教育制度的所谓先进性难道不值得质疑吗?另外美国个性化教育导致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造成的惨剧,不更令人警醒吗?在这里我并非在贬低其教育的科学性,我只想提醒一些人,动辄拿美国教育的模式来套中国教育,是没有多少可比性的,每一种教育模式自有其适用的对象,美国教育模式不适合中国民族传统,在这里我也并非说中国的教育模式就是十全十美的,其存在的缺点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是我们在探讨如何完善我们的教育模式的时候不要总拿外国的教育模式来死搬硬套,我从不认为学习外国教育的优点是错误的,但用“拿来主义”的方式,来改良我国的教育模式也是绝对行不通的,正如我国八十年代中期一些人对外国先进技术采取的态度一样,认为拿来即可,结果我们吃了不少苦头,我国教育模式的改革必须立足于中国同情,不要忘了“梁园虽好”,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近几年来,在全国中小学普遍推广的“研究性学习”,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再一次为我国现行教育改革理念敲响了警钟,也再一次提醒我们,研究中国教育,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否则,只会损害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四、片面夸大外来教学方法的作用。目前人们比较推崇的就是从美国引进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如果其作为业余兴趣小组活动的一种方法还值得提倡,但若作为一种课堂学习方法,其效果就值得商榷。学生的感受,也只是说“学到了课堂学不到的东西”,课堂学不到的是什么东西,学生也说不清楚。这种学习方法的弊端也初露端倪,学生的自主研究成了放任自流。尤其是在我国,目前推广这种方法还有很多缺陷,美国推广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学生能够占有或共享大量资料的基础之上,而我们这方面还是很欠缺的,这种学习方法不要说在中小学阶段,即使是大学阶段也很难做到。忽略了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推广这种学习方法的后果只能是以失败告终,残酷的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我国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可能会导致中国教育“削足适履”或成为“邯郸学步”,逐步丧失中华民族自己的特色,而被同化为洋民族的一部分,中国教育将走向尽头。与中国革命一样,要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必须立足本民族特点,从实际出发,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在探索中,我们不排斥“借鉴”外国先进的经验,但决不能“借用”,世界教育将走向国际化,只能是指学术交流、合作方面,而决不能理解为教育内容、方法的融合或同化。基予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加强德育和美育建设,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真善美教育。首先从教材建设方面,要改变过去我们在德育、美育教育方面说空话、套话来简单说教的缺点,多用一些生动鲜活的事例去激励、感召人,如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紧扣时代脉搏,从而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其爱国主义热情。其次,整顿大众传媒,尤其电视事业,现在已进入信息化时代,青少年受电视节目影响更大,尤其是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内容健康的影视片,对青少年的心灵就能起到一次洗涤、净化的作用,而一部内容不健康的影视片,则会对其心灵产生毒害作用,甚至因模仿而走向不归路。在一定程度上讲,大众传媒在德育和美育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学校。最后,全社会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我国教育。一是整合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教材建设改革,强化中小学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根据中小学学生所处阶段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将我国及世界其它国家取得的科研成就,用适当的语言分级次编成不同的教材,向学生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使学校的教育紧跟时代步伐,使学生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而不致产生与时代隔绝的失落感。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效能。对一些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的人员,引导其转岗,同时严把教育进人关,防止不适合从教的人员进入学校。三是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防止其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摊派,借机谋利。四是加强教学督导和检查,全面落实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第三、教育理论界全面树立正确的教育理论观,脚踏实地,立足本民族实际,切实肩负起引导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理论研究的重任。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深入教学一线,多做调查、研究。在理论研究中,要正确理解“借鉴”与“借用”的区别和作用,彻底戒除“浮躁”之风。

第四,广大教育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教师更应该从一节课、一门课着手,积极探索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2003-5于西北农林科大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