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郭海江
一、“三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成长起来的技术人员,经验丰富,但缺乏理论,导致其应变能力差,一旦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其经验就失去了作用,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高校毕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在学校教育阶段,理论丰富,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到生产一线后,又碍于面子,不敢或不愿意向农民学习,导致其在技术上成长缓慢。
(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结果,使绝大多数农村成了空心村,村里只剩下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尽管每年国家投巨资,在农村要搞很多种渠道的技术增训,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培训对象,只好找那些无法出去打工的妇女充数,这样的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三)由于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对新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的接受意愿和能力比较差,再加上农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周期比较长,导致国家很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进行推广。再加上土地条块分割,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很少,使其不愿意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劳动效率低下,效益更是低下。基于同样的原因,农业技术培训成了面向人人的培训,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阻力。
(四)同样是由于土地条块分割的原因,使农民在农资选择、采购、农产品销售中,成了弱势群体,导致坑农、害农、伤农的事件层出不穷。
(五)尽管订单农业的生产理念已经提出并实践了10多年,但是由于农民的法律意识差,在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的时候,他就往农产品中掺假或直接违约销售到了市场上;而当市场价格严重低于合同价格的时候,往往商家又容易违约,或者压质压价。
(六)在上述问题中,有很多问题都与土地条块分割有关系,另外土地条块分割还带来了其他问题,如:生产效率高、浪费低的大型农业机械无法得到推广使用;家家都要采购家用机械,导致农业机械浪费严重,致使国家的钢铁等资源浪费严重;高效益、高品质的有机农业无法发展等等。
二、对策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只要解决了农民这个群体存在的问题,农业和农村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解决了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的问题,农业的问题就解决了;农民有了钱,农村城镇化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点,就是农民问题。但是要解决农民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有打攻坚战和持久战的长期规划。这就要求国家必须立足长远,依托教育,科学规划,明确每个阶段中心任务。
首先,必须对农村土地的使用权进行整合,这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前提条件。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土地条件分割现状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解决农民的问题就无从谈起。要解决农民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这一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以下采取的措施才会有效。
其次,集中国家扶贫、农业等各方面的资金,充分依托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利用国家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对农村青壮年进行长期培训,引导每年高考落榜的高三毕业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到中职学校专业技能学习,有条件的送到高职院校进行技能学习,全力提高后备农民的素质。
再次,完善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体系,尤其是完善涉农高校的培养模式,在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校实践基地的优势,加强实践技能的的学习和训练,按以师带徒式的模式进行培养,提高其培养质量。
再次,加大高效农业、有机农业生产的推广力度,完善其认证和管理措施,生产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再次,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订单化生产,保证其根本利益。
最后,加强农资生产的管理,对那些高污染、高残留的农资,包括高耗能的农资,严格控制或禁止其生产。
Email:guohaijiang@126.com 电话:1874992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