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郭海江
4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以《农产品滞销》为题报道了海南省五万亩大棚番茄近2000万公斤果实因价格太低无人采摘的事件。并连带报道了玉米、胡萝卜、白菜等农产品因丰收滞销带来的伤农事件。其实这样的事件远不止这些,在濮阳县去年冬季也发生了萝卜、白菜种植大户因产品丰收造成的滞销伤农的事件。4月14日,网上又报道了山东滕州大葱滞销葱农无奈白送的事件。这些事件的频发,不能不让我们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恶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最大限度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
一、原因分析
(一)尽管一部分土地经过流转出现局部小片集中,但是条块分割的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导致农业抵御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能力比较低。众多“农业伤农”事件的发生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同样的原因,导致实现农业现代化更是遥遥无期,这一点,我在《论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整合的可行性及整合方案》一文中有详实的论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二)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低,缺乏市场的风险意识,获取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渠道狭窄,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比较低,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更是无从谈起。绝大多数农民上网是为了玩和娱乐,很少是为了解农业信息而上网的。再加上单户经营的土地面积比较小,绝大多数农民不愿意在农业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财力,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有2.6亿年富力强的农民选择了去打工挣钱,而土地有的是交由自己年迈的父母或实在没办法出去的夫妻一方来粗放管理,也有一小部分将土地有偿租给别人使用。这也是造成上述事件年复一年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由于绝大多数农民缺乏相应农业生产技术,盲目超量施用农药、化肥和激素,有的为了提高施用效果,甚至到了滥用的地步,导致其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质次价低,更严重的是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食品安全。4月15日,大河网以“我国蔬果施肥超安全水平,需切实做到可防可控”为题报道,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此前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据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因化肥使用这几年比较多的是果树和蔬菜,果树和蔬菜这几年面积扩展较快,施肥量比较高,而且超出了安全水平,将来在这些方面要作为重点进行削减。此外,张桃林介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由此带来的是全国人民的健康受到的威胁日益严重。北京晚报(2014.11.21)报道,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多达312万,相当于每天都新增将近万名癌症患者。虽然原因有多种,但来自食品的原因是不容忽视的。
(四)农业产业生产链太短,偏重生产,而忽略加工,一旦生产的初级农产品达到市场饱和,就只能任其自生自灭,给生产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导致农业生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五)农业生产的自发性和无序性,再加上农业生产缺乏计划性,导致上年哪种农产品价格高时,下一年种植者就趋之若鹜,致使产量过剩;当年价格低时,下一年,种植者就恐悔之不及,致使该农产品供不应求,导致供应紧张。尽管个别地方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订单生产,但由于涉及的农民个体太多,其法律意识缺乏,导致产品供不应求时,农民毁约,收购商的损失无法得到弥补;产品供过于求时,收购商毁约,同样由于涉及的农民个体太多,主张权益困难。
二、采取措施
(一)以村或乡为单位,实行土地有偿整合,由村委会或乡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只要由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就可以整合,绝对不能再以每个农户为单位协商,不然的话,就不可避免出现“钉子户”干扰或阻挠土地的整合的进行。建设拆迁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整合后承包给一些大的农业生产专业公司,进行农业生产。只有这一步做到了,后面采取的措施才会行之有效,因此,这一步至关重要。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二)以县或乡为单位建立农产品大型加工企业,锻造知名品牌,拉长农业生产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为规避农业初级产品的市场风险提供保证,也为农民工就近就业创造机会。加工企业的数量、规模可根据农产品的种类、产量和企业的加工能力来定。
(三)以乡或县为单位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订单农业生产,引导其形成专业村、专业乡,甚至是专业县;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企业的信息能力和销售能力。这在河南个别地方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四)引导一些农业大学毕业生到农业生产企业中就业,为进行无公害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对于不合格产品,严禁其进入市场流通环节,进而保证全国人民的饮食安全。
(五)进一步完善政府涉农部门的服务职能,及时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农业是受气象条件影响最明显的一项产业,做好中、长期天气预报,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在每个种植季节前,能把各地农业生产公司的种植计划统计、汇总后,然后把相关信息提供给本地农业生产公司,对于一些可能供大于求的生产项目提前预警,供他们参考或由政府协调,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无序性,进而从根本上避免“农业伤农”的事情再重复发生。
2015-4-15